讀音:qián suǒ wèi wén
出處:
意思:從來沒有聽說過。
讀音:yī rì sān qiū
出處:《詩經·王風·采蓮》:“彼采葛兮,一是不見,如三月兮;彼采蕭兮,一日不見,如三秋兮;彼采艾兮,一日不見,如三歲兮。”
意思:三秋:三個季度。意思是一天不見面,就象過了三個季度。比喻分別時間雖短,卻覺得很長。形容思念殷切。
讀音:jiē zhǒng ér lái
出處:《宋史·李顯忠傳》:“入城,宣布德意,不戮一人,中原歸附者踵接。”
意思:指人們前腳跟著后腳,接連不斷地來。形容來者很多,絡繹不絕。
讀音:liáng shàng jūn zǐ
出處:《后漢書·陳寔傳》:“時歲荒民儉,有盜夜入其室,止于梁上。寔陰見,乃起自整拂,呼命子孫,正色訓之曰:‘夫人不可以不自勉。不善之人未必本惡,習以性成,遂至于此。梁上君子者是矣!”
意思:竊賊的代稱。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、脫離群眾的人。
讀音:wèn zhū shuǐ bīn
出處: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貢之不入,寡君之罪也,敢不共給?昭王之不復,君其問諸水濱!”
意思:濱:水邊。比喻不承擔責任或兩者不相干。
讀音:huān bèng luàn tiào
出處:
意思: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潑、生命力旺盛的樣子。
讀音:shèn zhōng rú shǐ
出處: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:“慎終如始,則無敗事。”
意思:慎:謹慎;如:象。謹慎收尾,如同開始時一樣。指始終要謹慎從事。
讀音:zhēng jī shī yáng
出處:漢·焦延壽《易林》卷八:“爭雞失羊,亡其金囊。”
意思:比喻貪小失大。
讀音:gǔ gěng zhī chén
出處: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:“方今吳外困于楚,而內無骨鯁之臣,是無如我何!”
意思:骨鯁:比喻剛直。剛正忠直的官員。
讀音:pǐ mǎ zhī lún
出處:《公羊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然而晉人與姜戎要之殽而擊之,匹馬只輪無反者。”
意思:一匹戰馬,一只車輪。微不足道的一點兵馬裝備。